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旅游  >  游记攻略

【理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12/ 09: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王亚妮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王亚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加强文化赋能和旅游带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理念,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深挖旅游资源,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文旅融合的乡村游应是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非遗民俗、文化体验等融合联动的新型旅游模式。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风貌,这是开展乡村文旅建设的基础。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进行深入调研,以确定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包括景区布局、交通建设、配套设施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便利度。最后,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实现旅游业和当地环境的良性互动,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立足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乡村特色产业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支撑,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还可以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软实力和文化品位,吸引更多人才和游客前来乡村创业和旅游观光,对乡村振兴起着积极作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的人文价值和现代价值,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将“文化”与“产业”相融合,创造性地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农耕体验、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方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收益。

  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升级。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动文化下乡,让更多专业人士对农村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艺术化再造和时尚化表达,提升农村居民的审美情趣。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持续开展“村BA”“村晚”“村超”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和文娱活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农村的科技应用水平,发挥5G、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在乡村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服务提供、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和支持更多科技企业、人员提升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支持跨界融合,拓宽乡村旅游空间。产业联动与跨界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各个行业的共生共赢,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可以通过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还可以鼓励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与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与城市旅游和文化产业有机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还可以积极寻求与国际旅游和文化产业进行合作交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和项目,提升乡村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为文旅融合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健全政策法规,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政策与法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景区和文化活动场所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应当加大对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乡村形象和吸引力,为文旅融合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资金扶持和产业扶持政策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推动文旅融合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方式,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减轻负担,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