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旅游  >  美图

金城交春半 细雨乱花枝

 2021/03/19/ 16:08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李 超

金城交春半 细雨乱花枝

  20日,迎来了今年二十四节气之春分。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代,开始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中有云: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一句话将春分时节的气候特质、环境物像描述的生动鲜活。

  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冬至和夏至的关键字是极与最,春分和秋分的关键字是平与均。春分体现的是“平均主义”。古人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目前,很多国家还都“一刀切”地将春分(昼夜平分日)作为春季的开端,有些国家甚至将其定为新年的起始。实际上,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绝大多数城市都将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风未必暖,沙尘袭金城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介绍,古时帝王是春祭日、秋祭月,从周代开始便在春分日“祭日于坛”。春分时节,“各级领导”都很忙活,除了拜谢阳光之外,还会专程迎接燕子。古代的“气象预报员”有很多,但燕子是唯一享受皇家正式欢迎仪式的,享受最高规格的礼遇。“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高,天子亲往。”“人间旧根惊鸦去,天上新恩喜鹊来。”燕子没有乌鸦和喜鹊那般脸谐化的标签,却人见人爱,至今保持着好人缘、高人气。

  “二月二,龙抬了头,从此开始忙于行云布雨。”他说:“雨,渐渐地不再是‘沾衣欲湿’的雨,而风更多的是‘吹面不寒’的风。‘燕子初归风不定、桃花欲动雨频来’,所谓‘风不定’,既是指风的激越飞扬,更是指盛行风向尚未确定,风向的顽皮任性。‘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春风便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剪刀。”

  “人们意念中的春风,并不是春天所有的风,而是宜人的那部分。”宋英杰认为:“春风,应当是和煦、温润的,是可送暖、可化雨、可作为护肤品的风。正如老舍笔下‘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但是,人们意念中的春风,并不等同于春天的风。春天的风,也常常是西伯利亚‘出品’,可致冷、可致沙尘、可致倒春寒。”

  正如宋英杰所言,这春天的风可能是剪刀,也可能是尖刀。从3月14日开始,一股“全能型”冷空气携大风启程,给甘肃西部带来了扬沙和浮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受上游大风影响,沙尘顺风就势,兰州市大范围遭遇今年首场沙尘天气袭击,视觉能见度在1公里左右。

  春分之后迎来农忙时节

  从气温来看,“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春分时节,回暖驶入“快车道”,由春分的“玄鸟至”到清明的“桐始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率最快的时期,气温开始“大跃进”。从最早萌发的柳条,到最后盛开的梨花,这便是春天的历程。

  “春分二候‘雷乃发声’,秋分一候‘雷始收声’,古代人发现还可以借助雷声来推测天气。”宋英杰认为:“比如‘凡雷声响烈者,雨阵虽大而易过,雷声段股然响者卒不’。如果是响雷,降水凶猛而短促,如果是闷雷,降水和缓但绵延不息。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冷、暖空气交战造成的,气象学上称为锋面雷;一种是由于本地冷热不均的热对流,暖空气‘内讧’造成的,气象学上称为热雷。锋面雷,往往是先下雨后打雷,冷、暖气团先有小规模接触,后有大规模战事。热雷,大多是先打雷后下雨、对流强,积云看起来声势很大,但一‘亮剑’,战事很快就平息了。”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对于麦子来说,正是青葱时光。小满麦秋至,它的秋天便匆匆来临,春分之后,各地便陆续进入农忙时节。在民间,有很多谚语都有着同一句式,例如: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播种正当时。春分早,谷雨迟,清明播种正当时。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农事次第差异,也反映了不同作物的生长期差异。例如:春分瓜,清明麻,谷雨花春分麦,芒种糜,小满谷种齐。可见,无论如何,春分到来,各地都相继进入农事繁忙季节,而且白天忙活晚上也不清闲,“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送春牛、春祭祖

  牛是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工具,在科技和农具并不先进的古代社会,一头牛所代表的劳动力是非常巨大的,能够帮助农民获得丰收,省去许多麻烦。可以说牛便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代表符号,在我国古代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更有不少原始部落都曾以牛为图腾,十分珍爱牛这种动物。而春分是恰好播种的节令,自春分起耕牛便将派上作用,去地里干活。因此在春分节令中,就有许多关于牛的传统习俗,送春牛和犒劳耕牛便是最为经典的活动。

  其中“送春牛”是指每逢此时,会有“春官”手持上面绘有耕作场景的“春牛图”敲开各家大门,说一些吉利讨喜的话,赢得主人家的嘉赏。而犒劳耕牛这一活动则是流行于江南地区,该地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喂耕牛们吃糯米团,激励它们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劳作。这两种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农家对丰收的期盼。

  此外,春分时节还有很多地方也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策划 安希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