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旅游  >  游在甘肃

【我和我的家乡】康县朱家沟村——古村落的新生活

 2020/12/29/ 11:34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裴强

康县朱家沟村——

古村落的新生活

朱家沟村口的麻柳树

朱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

朱家沟古村落一景

住在村民“别墅区”的幸福一家人

  12月10日清晨,站在麻柳树下,朱家沟村的“领头人”朱彦杰自信地说:“我认为,一棵老树,一座古宅、一段故事,就构成了乡村旅游。”

  晨光中的康县朱家沟村山明水秀。村前,清澈的燕子河自西向东流向嘉陵江;村口,那棵有1800年历史的麻柳树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静静守护着古老神秘的村庄。从麻柳树沿村道爬坡而上,一条从山峰峭壁间流涌而出的溪流绵延不断,构成了朱家沟山水风景画的主脉络;小溪两侧的民居,沧桑古朴,尽显农耕韵味……

  回到麻柳树下

  这个有268户967名村民的村子里,朱彦杰是个很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从辞去大城市医院公职回乡,到放弃县城生意火爆的农家乐,再到带领村民将一个原本交通不便、破破烂烂的小村庄,变成如今陇南市首家民俗体验地、全国第四批传统古村落、国家AAA级古村康养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颇有些“传奇”色彩。

  1973年出生的朱彦杰是地地道道的朱家沟人,父亲过世得早,家里就他一个儿子。1996年考入陕西省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专业学习,毕业后供职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医院。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2006年9月,他辞去公职,携妻带子回乡,并用多年的积蓄在县城置地修建了一院房子,于2007年3月开起农家乐,生意一直很好,成为首先富起来的朱家沟人。

  生活安定、殷实,这个从小在麻柳树下玩耍、长大的汉子,朱家沟似乎成了他回不去的故乡。

  从2012年开始,康县每年都要整合项目资金,有选择性地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经过建设,不少村子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还搞起了乡村旅游,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而朱家沟村还是老样子。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男大成光棍,女大不返亲;种地乱石窖,只能靠山林。全村平整耕地只有450亩,其余的都是半山地,退耕还林以后更是没多少可耕种的土地,大批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只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朱彦杰这样概括生他养他的这片乡土四年前的境况。

  2016年3月,得知朱家沟村被康县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改造的消息后,他做梦都梦见家乡变漂亮了。

  美丽乡村建设之初,朱家沟村就定位于以修复古村落和红色文化相结合进行建设。朱彦杰深知此次美丽乡村建设对全村的意义,他放弃农家乐的生意,自告奋勇作为志愿者加入村民协调小组并担任副组长。工作层层推进,问题也接踵而至。房屋外墙颜色统一成泥土色这一标准,村里6户修了新房的村民刚花钱贴上了瓷砖,再让换成泥土色谁都不愿意。

  怎么办?村民思想不解放,美丽乡村建设就无法推进。朱彦杰自费租用车辆,村民一家选一个代表,总共50多人到陕西省汉中市诸葛古镇考察学习。

  转了一圈,看到诸葛古镇没有一户房子外墙贴瓷砖,都是熟悉的泥土色,每天接待游客七八千人,受到震撼的村民返回后主动配合美丽乡村建设,梦想有一天也能像诸葛古镇村民那样坐在家里数钱。

  2016年12月,完成改造建设的朱家沟村入选“全国第四批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

  2017年1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朱彦杰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终于有正式身份为家乡继续做贡献了!”

  “三多”朱家沟

  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又成了摆在朱彦杰面前的大问题。毕竟,让村民从拿锄头变成拿算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凭我多年开农家乐的经验,要让更多村民从乡村旅游中得到红利,就必须做到与众不同。经反复论证,决定以民俗小吃为主打。”朱彦杰把这个想法向镇党委汇报,得到肯定并获得5万元启动经费。

  他组织村里十户人家茶饭好的妇女做起了地道的地方小吃,几位颇有文艺范的老艺人弹起土琵琶唱起了地方毛山歌,打铁老艺人恢复了铁匠铺,多年不用的石磨修缮后老大妈磨起了包谷糁子和荞面……

  2017年4月15日,朱家沟旅游村正式接待游客。同时,朱彦杰还流转了5户村民的旧屋,改建成“五福临门”民宿客栈,还把祖上传下来的朱家大院整修一番后作为旅游景点。2017年全村旅游收入约50万元,2019年全村旅游收入80万元。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3900元,2020年人均收入8000元。

  2018年,中建集团投资6300万元在朱家沟村援建康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如今,10多栋民宿客栈小别墅组成的古典建筑群屹立在燕子河畔,这个集住宿、餐饮、会议于一体的燕河湾接待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朱家沟村的旅游接待能力和乡村旅游品质。运营收益还将按折股量化的方式向岸门口镇10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分红。

  “原来朱家沟村有‘五多’,光棍多、贫困户多、五保户多、破烂房子多、流失人口多。现在有‘三多’,产业多、游客多、外来媳妇多。全村13名外来媳妇来自陕西、山西等地,全村有20多户在县城买房,私家车近百辆……”朱彦杰说,“这才是我的家乡应有的模样!”

  “外面”怎比家乡好

  走进朱家沟,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符号。古道、古宅、古泉,古意盎然;石碾、磨盘、拴马桩,拙朴自然;“归朴园”、“炼炉房”、朱家大院,一步一景,可谓精致还原古村落原有的生活韵味。

  进村的路上,正好遇见手提农具的李成秀老人。李成秀原是朱家沟村杨大湾社社长,住在村口的那棵麻柳树旁已有64年。

  “我从小就住在这里,现在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村里以前的路是又窄又脏的乱石土路,沟里到处是垃圾,村民房屋破旧不堪,村民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争吵甚至打架的事经常发生,真是愁人啊!”说起以往,李成秀不免一番感慨。

  “现在村道变宽,而且全部硬化了。村民素质不断提高,不再乱扔垃圾,垃圾还能集中定时清运。乡亲们的房子变得漂亮结实更有古色古香味了,旅客增多后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很多……”说话间,李成秀拿出手机浏览起微信,“现在条件好多了,我和老同学时常去镇上或县里聚会,一起吃吃饭唱唱歌,联络一下彼此的感情。”

  李成秀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商店,平常给游客卖卖货,也供应村里人的吃喝,旅游旺季时也支起摊卖点山货。“日子过得舒坦着哩!”李成秀笑着说。

  离古村落不远,美丽的燕子河畔,别具风格的村民二层“小别墅”一字排开。

  村民崔秀花的新家就在这里,二层楼、6间房、240多平方米,精装修。

  崔秀花以前的家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在朱家沟的最高处,离村口的麻柳树大概500米。可别小看了这500米,以前的路都是上坡路,路窄且陡,有的地方连架子车都过不去。尤其一下雨,更是泥泞难行。崔秀花的女儿陈彩梅说,“小时候,家里冬天取暖用的煤只能拉到村口的麻柳树下,父母用背篓背一天才能把1吨煤背完。”

  把老房子流转给朱彦杰做民宿后,他们家在河岸建起了“小洋房”。家里55吋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现在购买的大小件都能送到家门口,随时能洗热水澡,跟城里人没啥区别。”

  “这样的生活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丈夫、孩子现在务工都有稳定收入,我的任务就是带孙子、做饭。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崔秀花说。

  陈彩梅当年高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外出务工。在外漂泊五六年尝尽苦头,年少时总觉着“外面好”的想法被现实击得粉碎,今年接待中心投用后,她回乡被聘为服务员。“家门口就能上班,真的挺好。”

  新一代村里人

  与村民“别墅区”相邻的便是燕河湾接待中心。现代理念和古典风格相结合的十栋建筑,错落点缀在绿树葱茏的山脚下,让人恍然进入“高档”度假胜地。

  在接待中心前台工作的何丹是陕西商洛人,是全村13名外来媳妇之一。

  2008年4月,何丹在从打工地深圳回老家的火车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此后,何丹辞去深圳的工作,到对象务工的东莞一家企业上班。两人于2009年7月喜结连理,2019年随丈夫回到他的家乡——朱家沟村。

  何丹说:“我和老公谈恋爱时曾来过朱家沟,也曾在麻柳树下牵手漫步过。这里风景虽然很美,但当时发展很落后。2019年再次回来后,这里的变化让我大吃一惊,我和老公最后决定留下来。我现在每月有2400元收入,从家里步行10分钟就能到接待中心,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在家门口上学的两个孩子。丈夫在县城附近工作,我们一家四口和公婆住着3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日子美着呢。”

  “我是新一代朱家沟人。”何丹笑眼盈盈。

  时间是有生命的,村口那棵有1800年历史的麻柳树虽历经沧桑仍雄劲挺拔,它见证着朱家沟的美丽蝶变,也注视着朱家沟人的奋进步履。文/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李海波 宋维国 武永明

  图/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