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旅游  >  陇原美食

兰州:一碗面陪伴改革开放40年

 2018/06/15/ 15:08 来源:兰州晚报 林治波 牟健 王文嘉

兰州:一碗面陪伴改革开放40年

兰州牛肉面做工展示 牟健 摄

  “印记”,在兰州,就是一碗牛肉面。“兰州到嘉峪关,从蒸汽机车时代的数天往返,到高铁时代的朝发夕至,改革开放40年,兰州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我与一碗牛肉面的‘见面’时间。”兰西机务段动车司机张军说。与之相比,工作在兰州新区的紫金实业集团副总经理汤建国,则告别了日思夜想的常州“小笼包”。汤建国说:“现在习惯吃牛肉面,就像习惯跟西北人做生意一样,真诚、豪爽。改革开放40年,让我有机会走进西北,寻求不一样的发展平台。”“两毛、一块二、两块、两块三……七块。”兰州人王正禄回忆着不同时期一碗牛肉面的价格,“牛肉面两毛钱时,吃一碗算是改善生活,现在一碗面七块,却成了大众美食。改革开放四十年,一碗牛肉面价格的变化,也反映着兰州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和购买能力的提高。这些年来,兰州的天蓝了、空气好了,城市变得越来越美,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变革和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改革去旧貌,开放换新颜。转眼40年,“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牛肉面,传承着包容、开放与协作的“丝路精神”,陪伴着无数生活在兰州的人们,他们耕耘、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被烙上兰州的“印记”。同时,无数个被牛肉面陪伴的他们,也用自己的辛勤与付出,为改革开放40年兰州的发展,烙上属于他们的“印记”。 据人民网 林治波 牟健 王文嘉

  改头换“面”

  内陆城市变身交通发展前沿

  “今早出发没来得及吃牛肉面,一会儿去补回来,晚上就不留饭了。”张军一边走出驾驶室,一边给妻子打着电话。今年40岁的张军,一碗牛肉面陪伴他工作近20个年头,但能够让他在火车司机的岗位上坚守至今的原因,却是改革开放40年,西北内陆城市兰州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带给他工作、生活的变化。

  “远看是个拾炭的,近看是个要饭的,细看是个机务段的。”刚参加工作时,驾驶过蒸汽机车的师傅告诉张军,“火车司机不好干,围着煤炉打转转。”“我师傅那个时代,火车司机算是铁路工种里的苦差,工作环境差、噪音大,就连吃饭都是问题。”张军说,“冬天里锅炉上热好的馒头,两手一抓,十个黑指头印,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到我工作时,工作环境虽然有改善,但依旧艰苦。”

  行驶速度慢、驾驶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差是张军驾驶电力机车的“初体验”。

  “一开始我驾驶的线路是兰州至嘉峪关段,普速列车单程运行在20多个小时,一个来回最少三天。”张军告诉记者。三天一个来回,爱吃牛肉面的张军只能与其“隔日相见”,直到兰新高铁(甘肃段)通车。

  2014年,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甘肃段经过联调联试,正式通车运营。张军告诉记者:“现在从兰州到嘉峪关只需要4个多小时,我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兰州牛肉面啦!”

  兰新高铁通车,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间形成了一条新的大能力铁路客运快速通道,在完善国家西部铁路网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增进了西部地区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让甘肃逐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新平台。

  从“围着煤炉打转转”到“铁路白领”,铁路司机成为铁路交通技术进步、事业发展的见证者。“现在工作服都是白衬衣,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张军说。对于张军这样的“吃货”来说,兰州铁路交通的发展,带给他的不只是一碗牛肉面。

  2017年,陕西宝鸡至甘肃兰州的宝兰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将中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使西北地区真正融入“四纵四横”全国路网布局,实现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大贯通、大贯联。“这条线路开通后,如果从上海出发,早上还在吃上海小笼包,中午可以吃上西安羊肉泡馍,晚上就能吃上兰州牛肉面。”张军开心地说。

  宝兰高铁横跨在祖国的版图上,连通了丝路沿线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等多个主要城市,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而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从一个西北内陆城市,跻身交通发展的前沿。

  2017年9月,历经9年攻坚克难后,全长886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连接起来,在中国西北和西南之间画出最近的连线,成为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

  “身为一名火车司机,有幸参与、见证改革开放带给兰州铁路事业的发展,我很骄傲,也很感恩这一切带给我工作的变化。”张军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更要感恩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方便快捷、幸福安逸的生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